今年的9月28日是第19个世界狂犬病日,我国今年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行动,共筑狂犬病防控防线”。全球范围内,每九分钟,狂犬病就会夺去一个生命,其中近半数是儿童。今年以来,截至9月27日我市已有近10万人因动物致伤而就诊。
狂犬病的病死率接近100%,并且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手段,但做好暴露后预防几乎可以100%防止发病。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大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是目前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
二、被动物咬伤后,首先应该做什么?
伤口冲洗,越早越好。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所有咬伤和抓伤处约15分钟,避免在伤口处残留肥皂水。小提示:酒精刺激性较大,影响伤口愈合,冲洗后不要用酒精消毒伤口。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尽快去就近的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进行专业处置。
三、狂犬病暴露等级如何判定?
根据接触方式和暴露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Ⅰ级暴露:有接触、未受伤(接触或喂饲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舐)属于Ⅰ级暴露,无风险。
II级暴露:有伤口,未出血(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明显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属于II级暴露,低风险。小提示:分辨I级暴露和II级暴露,可以用酒精擦拭伤口,无痛感属于I级暴露,有疼痛属于II级暴露。
III级暴露:出血损伤、黏膜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舐,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唾液或者组织污染,或者直接接触蝙蝠)属于III级暴露,高风险。有的家长很关心给孩子吃什么可以预防近视。维生素A、叶黄素是形成视力的必需营养素,对维持视力和眼健康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并不明确。
四、针对不同等级的暴露,如何进行规范处置?
Ⅰ级暴露,只需清洗暴露部位,不需进行医学处置。
II级暴露,应处置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Ⅲ级暴露,应处置伤口、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和接种狂犬病疫苗。提醒:严重免疫功能低下,或者受伤部位位于头面部且无法确定致伤动物健康状况的II级暴露,按照Ⅲ级暴露处置。
五、被哪些动物致伤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犬是我国人间狂犬病最重要的传染源,全球99%的人狂犬病病例是因犬类咬伤或抓伤引起的;猫、狐狸、獾等野生动物也是狂犬病的传染源。被饲养的家畜、兔子、仓鼠、豚鼠以及鸟类、鱼类、爬行动物咬伤一般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