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健康教育
秋日养生劳记“三忌”“三宜”
发布日期:2025-09-28 浏览次数:163

俗话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也进入一个调整和适应的阶段。空气中的水分减少,容易让人感觉口干、皮肤干。从中医角度看,秋季五行属金,在气候上与“燥”对应,在五脏上与“肺”对应,人体最易感受的就是秋燥。此时,养生应以防秋燥、润肺为重点,为即将到来的冬天打好基础。因此,牢记秋日养生的“三忌““三宜”,尤为重要。

一、忌辛辣

此时天气由热转凉,燥气当令,最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导致口鼻干燥、咽干咳嗽、皮肤干涩等不适。因此,秋季须特别注意远离燥热之品,以防止进一步耗伤津液。诸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辛辣食物,性多辛散,易助火伤阴,加重口干等不适;而烤肉、炸鸡等经过烧烤煎炸的食物,在高温烹制下燥热之性尤烈,最易灼伤津液。

二、忌熬夜

中医认为熬夜耗伤人体气血,气血不足,家中津液亏虚,干燥症状加重。

《黄帝内经》言:“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阴,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所以要及时调整作息,确保早睡早起,使肺气得宣、阳气得敛,防正气内耗。

三、忌贪凉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气温较高且可能伴有干燥的天气,暑热不减,昼夜温差变大,要根据气温变化适时添减衣物,避免受凉。

老、弱、病者更要注意适时增减衣服,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哮喘病患者、鼻腔疾病患者和关节炎患者,要严防寒邪侵袭,以防疾病加重或复发。

四、宜动静结合

秋高气爽,比较适合户外运动,坚持体育锻炼可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寒能力,但运动应因人而异、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老年人可散步、打太极拳等,中青年人可打球、跑步、游泳等。秋季重在养“收”。所以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还可以多做一些“静功”锻炼,以利于阳气的敛藏,如打坐闭目养神,做到动静结合。

五、宜调节心情

保持好心情,没事笑一笑有助于宣肺。人在大笑时可使胸肌伸展、胸廓扩张、增大肺活量,有助于缓解胸闷、消除疲劳、驱散悲伤。

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情绪不畅会阻碍肝气条达。可通过聆听舒缓音乐、与亲友交流等方式疏肝理气,达到身心共调、秋日安康的目的。

六、宜滋润肺脏

秋季的养生核心在于润燥,通过恰当的饮食条例,可有效滋润肺脏,补足津液。如乌龙茶、雪梨茶、银耳茶等都有润燥生津的功效,适合秋季饮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