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从市卫生健康委传来喜讯,市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韩曙光获评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检验科负责人黄红宇获评第六届无锡市“十大医德标兵”,心胸外科副主任华军获评无锡市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神经外科副主任李兵等8人获评第六届无锡市“百名医德之星”。他们是市二院优秀医务人员的代表,是患者健康的守护神。我们推出专栏,展现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医者誓言的医者风采。
第六届江苏省“百名医德之星”
韩曙光
韩曙光,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在危险面前,他当仁不让,坚定地扛起一名党员的使命和担当。202年新冠病毒疫情袭来,他第一个主动请缨前往武汉。因为要承担无锡市市级医疗救治任务而未能赴武汉后,他又立即投入了全市医疗救治巡诊,每天来回奔波,早出晚归。
当医院组建赴定点医院进行支援的医疗队时,他又一次主动请缨,进驻到隔离病房,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救治患者。防护服密不透风,闷得他时常缺氧头晕,但他从不叫苦,一天24小时在线,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随时进入隔离病房抢救患者。
抗疫两年多以来,他坚守在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最危险的地方,直面病毒的侵袭。最长的一次,他两个多月都没有回过家。八十多岁的父亲突然病倒,高烧不退、咳嗽痰血,他虽然焦急万分,却只能叮嘱家人好好照顾。
他立志做一名好医生,不放弃任何一位患者,一次次将危重症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他倾力救治和陪伴患者,延长了患者的生命。患者感恩于他数年的照顾,立下遗嘱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他不遗余力地带教年轻医生,小到胸腔穿刺,大到气管镜下高难度介入操作,都手把手带教,带领科室团队共同进步。
第六届无锡市“十大医德标兵”
黄红宇
黄红宇,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技师。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她身先士卒,以医院为家,始终奋战在核酸检测一线,直面病毒,不分昼夜,全年无休,带领团队累计完成了约100万管500万人次的核酸标本检测,并全程参与建设无锡城市核酸检测基地。
为了完成临时性紧急任务,她通宵不眠,带领团队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大批量核酸检测工作,与病毒赛跑。在人手极度紧缺的情况下,她为了让另外两名已经36小时没合眼的同事能休息一下,不顾自己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一个人承包了当天所有的核酸检测任务,从早上七点多忙到第二天凌晨三点,在办公室眯了两三个小时后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因为工作太忙,她已一年半没有回老家看望过父母,连母亲生病住院也没法照顾。
作为科室管理者,她在人手紧缺的情况下,顾全大局,先后派出20余人的骨干队伍辗转支援南京、扬州、天津、连云港、常州、上海以及本市各区等多地进行支援。她无私奉献的感人事迹受到了业内高度评价,被多家省市级媒体报道,本人获评2022年“无锡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第六届无锡市“百名医德之星”
冯广东
冯广东,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
他从小立志从医,解除患者的病痛,将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和打磨技术上;他牢记医者使命,坚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练好基本功,将每一台手术都争取做到极致。
他技术精湛,倡导“刀光结合”改善术后瘢痕,率先在市内成功开展毛发移植术、超减张显微精细缝合,改进了白癜风表皮移植术、腋臭微创根治术等,成功为大量“疤友”消除身心的疾病痛苦,吸引了国内许多患者慕名而来。
他恪尽职守,待患如亲,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常年加班,无怨无悔。为了减少外地患者的来回奔波,他精心设计手术方案,减少患者来往无锡的次数,还利用休息时间为远道而来的患者手术。为了鼓励因伤疤而轻生的女孩,他不仅以精湛的技术为患者消去了疤痕,还利用休息时间反复开导。在他的鼓励下,女孩重拾了信心,考取了心仪的医学院,立志成为一名医德高尚的医生,将医者仁心传承下去。
当疫情袭来,他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顾还没满月的孩子,主动请缨支援苏州核酸采样,又连续作战支援江阴抗疫,以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医者和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朱国臣
朱国臣,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他热爱医疗事业,从医33年来,以强大的使命感和医者的责任感,一次次在紧急关头为随时可能窒息死亡的患者施行紧急气管切开,挽救了无数生命。在救治因肿瘤堵塞呼吸道而几乎窒息的患者时,他凭借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准确判断气管切开方式,成功地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他坚持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展科研工作,勇攀面神经再生医学高峰。为提升技术水平,他多次外出进修深造。为了多学一些前沿知识,他不畏条件艰苦,宁愿租住阴湿的地下室。为了检测面神经缺损,他二十多年如一日,总是在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体,奔波于四个实验场地之间,常年与大鼠、兔、猴子等打交道,一个人默默地反复试验,获得数据。
他的研究多次实现零的突破,但他并不满足,而是将推动临床医学转化作为毕生目标,率领团队,不断开展新技术,毫无保留地培养研究人员,手把手教导,带出了一批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兵”,成为守护患者生命的重要力量。为推动头颈部恶性肿瘤早期发现,他两次外出进修,总结出头颈部不同部位鳞状细胞癌及癌前病变的各自特点,积极参与各项义诊活动,进行知识科普,挽救了许多家庭。
李兵
李兵,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他医术精湛,一把手术刀在人体“司令部”游走,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是国内众多患者中口口相传的“小李飞刀”。
他每天工作忙碌在门诊、病房和手术室,诊治患者、查房、手术、会诊......他的字典里没有节假日和休息,只要病人需要,一个电话他就会立即赶到医院手术。
他恪尽职守,勤学苦练,为了提升显微外科水平,解除患者的病痛折磨,每天下班后无论多累,他利用休息时间钻进实验室进行操作训练,常常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凌晨才回家,甚至要熬一个通宵。外出进修时哪怕受伤了,他轻伤不下火线,吃了止痛药后坚持学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他在手术中将神经内镜和显微镜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术后神经功能的保留率,年手术量超过200台,挽救了许多患者的生命,受到患者和家属的称赞。
他仁心仁术,视病人为亲人,用爱心、细心、耐心挽救了众多的患者。对慕名来找他的患者,他都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在术后亲自喂患者喝第一口水,吃第一口饭。在为一位聋哑人患者手术时,他通过写字与患者进行沟通,整整写了20余张纸,感动了许多患者和家属,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