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让历史“说话”,让文化“润心”——快来这家医院打卡吧~~~
发布日期:2025-07-25 浏览次数:50

百年风雨,镌刻经典

传承历史,点亮未来

始建于1908年的普仁医院

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时光的密码

那栋伫立百年的红楼

那株百年常青的古树

……

见证着一代代二院人砥砺奋进的身影

让历史“会说话”

让文化更“润心”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

特别推出院史打卡点

让我们一起驻足聆听往事

在触摸历史中读懂责任的分量

在回望来路时看清前行的方向

 

一走进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南院区综合病房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胡福明先生在无锡二院院庆一百年时(2008年3月),为医院题写的“百年普仁赋”。

墙上记录着百年普仁医院发展史:“时年3月16日,美国医学博士李克乐创办普仁医院,为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前身。历经百年坎坷,贡献仁爱医术,昔日悬壶三人,病床三张,陋室三间,而今人员超千,病床过千,广厦逾千。全城数百万人口,二院年诊人次百万……”胡福明先生以近1200字的篇幅凝练出医院的百年医脉,将医院“普仁济世 厚德至精”的精神内核注入字里行间,字字凝聚人文关怀与历史厚度,这也是对百年普仁辉煌历程的深情回望与致敬。

而这段历史,只需扫一扫院史打卡点的专属二维码,二院“两史”宣讲团成员即刻为您展开沉浸式讲解。他们依托数字化技术,为每一位驻足人讲述百年医脉传承的动人篇章,让凝固的院史在声光交织中生动重现。

作为无锡西医的发源地,无锡二院已走过117年历程。如何传承“普仁济世 厚德至精”的文化底蕴,让这份厚重的历史“说话”,真正传承和发扬百年文化精髓,实现文化接力。医院机关后勤党总支积极策划,推出第一批“会说话”的院史打卡点,遴选了“普仁医院”石碑(建于1913年)、“普仁医院”红砖楼(重建于1956年)、百年普仁赋(由胡福明先生在2008年撰写)、百年柿子树(树龄近140年)、百年玉兰树(树龄近165年)、医学影像科发展历史文化墙和眼科发展历史文化墙等7个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点位。这些打卡点不仅见证了医院的发展历程,也承载了一代代医务工作者的奋斗精神与医者仁心。

此次“会说话”的院史打卡点活动,宣讲员们以“普仁医院”的历史发展脉络为主线,每个打卡点都由一名讲解员进行详细讲解,生动讲述全面还原历史故事,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同时录制成小视频,现场只需要扫描打卡点的二维码,即可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观看历史故事介绍。

以史溯发展,明志促前行。此次活动不仅让职工们还有锡城老百姓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普仁医院的历史与文化,还通过“会说话”的院史打卡点,将无锡二院的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让百年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作为书记在线“码”上学的重要补充,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形式,也为社会群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医院历史、感受无锡西医发展史的窗口。

据悉,2024年,二院党委以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为契机,创新提出“两史”(党史+院史)融合教育模式。通过组建青年党员宣讲队,打造数字化实境课堂、构建党建共建平台,将百年文化传承与党员教育、业务发展紧密结合,探索出一条“党建赋能文化、文化反哺发展”的特色路径。“两史”宣讲已达40余场次,现场近千人次参加。未来医院将继续挖掘和传承百年文化,不断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全面践行“普仁济世 厚德至精”的精神,让历史“说话”,让文化“润心”,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更多力量!

从红砖灰瓦到高楼林立,从步履匆匆到车轮飞转,这里的故事,是泛黄相片里凝固的青春,更是一代代二院人致力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缩影。触摸历史,激荡未来。想了解更多故事,请扫描二维码,跟随医院两史宣讲员的讲解,走进医院里的一个个百年“医”迹,感悟时光在这里沉淀的普仁记忆。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