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胆石症不可小觑!二院医师“鬼门关”救回胆道休克患者
发布日期:2020-04-24 浏览次数:5310

胆石症是常见病,也因此被许多人认为是“小病”,但“小病”久拖不治也能酿成大病。近日,无锡二院肝胆胰外科连夜抢救了一名因胆石症久拖不治导致胆道休克的危重患者,成功将患者从“鬼门关”救了回来。

“高龄休克患者,全身皮肤发黄、高热、心率120次/分、血压测不出,需立即手术!”86岁的陈阿姨深夜被救护车送到无锡二院时已生命垂危,肝胆胰外科陈虒医师从家属处了解到患者有胆石症病史多年,结合患者皮肤巩膜黄染、茶色尿等症状,判断患者是胆石症导致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病人情况非常危急,随时可能出现心率呼吸停止,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患者高龄,生命体征不稳定,处于休克状态,手术风险极大,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差。病人由急诊绿色通道第一时间送入手术室救治,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季沅主任医师和包嘉凌副主任医师闻讯后立即赶到医院共同为患者实施急诊手术。医生术中见患者胆囊颈部坏疽穿孔,腹腔积脓,胆总管下段有一枚直径1cm的结石堵塞胆管。由于患者曾做过胃切除手术,腹腔粘连严重,胆管显露困难,并且由于多年来胆囊炎症反复发作,胆囊三角呈冰冻样,胆囊与周围组织之间没有正常的组织间隙,剥离胆囊也不容易。经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相互配合,成功为患者进行了手术。患者术中取出的胆囊标本已坏疽发黑,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诊疗,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已痊愈出院。

据季医师介绍,近几天医院已收治多名这样的急诊抢救患者。由于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等方面的原因,胆石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一部分人长期“带石生活”,甚至长达30多年,有的是没有任何症状,有的即使有腹痛发作,经补液治疗也能缓解,因此便给了患者一种“错觉”,认为得了胆石症没啥大不了。但结石反复刺激胆囊引发炎症,甚至导致胆囊壁、胆管壁溃烂,结石卡入胆管,导致患者胆管梗阻,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严重者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长期反复的炎症刺激还会引发癌变。

肝胆胰外科负责人金慧涵主任医师提醒,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是由于胆管梗阻合并细菌感染,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并多器官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救治,患者的死亡率可高达70%。因此,患有胆石症应及时找专科医生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则尽量不要拖延。目前胆石症的手术大部分可以通过腹腔镜微创技术完成,如果拖延到病情十分严重的程度,则手术风险性大大增加,并且对于部分重症患者只能实施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创伤性也会相应增加。

肝胆外科手术.jpg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