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抗疫情】“侦查尖兵”坚守抗疫一线
发布日期:2020-03-12 浏览次数:5146

他们不直接与患者面对面,但却冲在与病毒作战的第一线,直面最大的风险;他们不直接为患者进行诊疗,但却为临床诊断提供第一手情报。他们就是无锡二院检验科团队。这支默默战斗的“侦查尖兵”,为这场战“疫”筑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为诊断提供最有力的证据。

“青年突击队”誓守发热门诊

抗击新冠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检验科吴昊雄、胡斌、翁伟、杨鑫以及冉宝才等五位男青年在第一时间报名要参与到发热门诊检验工作中去。

“我是党员,我有责任守护在最危险的地方,请组织同意我前往发热门诊参与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的标本检测。”杨鑫在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新冠肺炎的战疫中去,厚重的防护服、闷热的工作环境、高风险的窗口工作性质都没有使杨鑫退缩。

吴昊雄、胡斌和翁伟也从大年夜就参与到发热门诊的工作中来了,尽职尽责地做好各类标本的检查和筛查的工作,胡斌还主动为有困难的同事顶班,完全不顾这是一个高风险的岗位。翁伟总说,自己的座右铭是“拒绝平庸”,作为一名党员,这也是自己应尽的职责。

发热门诊检验不同于其他检验窗口,除了日常检验项目,还要负责核酸标本的核对分拣,做好检验仪器的消毒防护。一旦仪器发生故障,维修工程师无法进入,冉宝才就主动电话联系工程师,自己学着维修,经常是一身汗水湿透了衣服,但从未想过放弃。

守望相助,风暴中心直击病毒

疫情发生后,检验科副主任韩志君和魏云玉主任技师作为无锡二院检验科PCR检测的专家,多次主动要求援鄂、援无锡五院。韩志君安置好即将小升初的孩子,魏云玉将年幼的孩子送回老家,便全力投入到五院新冠患者的核酸检测中去。每位新冠患者都要进行多次核酸检测,这些标本中都含有传染性很强的传染源,韩志君和魏云玉每天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背着动力呼吸系统,完成每份样品的登记编号、灭活、核酸抽提、检测、分析等一系列过程,每个步骤都要反复核对。为了节省防护物资,整整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卫生间,常常汗流浃背,但他们说,“作为检验人员,我们必须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对患者负责,是我的职责所在”。

“我作为一名检验的老兵,有过抗击非典的经验,在面对传染力、变异性远超当年非典病毒的新型冠状病毒时,要说一点都不紧张,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一名党员,使命在肩,必须冲锋在前”。胡锡池主任技师面对陌生的实验环境,顾不上模糊的护目镜和面屏带来的困难,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湛的临床技能,准确无误地将每一位患者的检验报告送往临床,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依据。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在检验任务最繁重、疫情风险最高的时候,检验科龚岚主动请缨,连续一个多月在五院支援,全力做好每一份标本的检验,女儿高烧住院,她也没有时间照顾。为了不把病毒带回家,她从家里搬出来,在外面住了一个多月。在工作之余,她会主动指导科室里的工人师傅们如何做好防护,提高他们的安全防护意识,她深知此次新冠病毒的危害性极大,要做到零感染,必须是身边每一个人都能不折不扣地做好防护。

张诚泱的儿子刚满一岁,但为了抗击疫情,他把孩子托付给父母,主动要求与在五院的妻子一起并肩作战。夫妻两人每天只能通过视频才能见到儿子,享受片刻家庭的温馨。李洁和林天霞主动承担起五院检验科的夜班工作,在寒冷的冬夜,他们依然忙出一身汗,由于全副武装,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和防护服的勒痕,但他们说,“虽然辛苦,但很有成就感,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好检验关,守好安全门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急诊组和门诊组承接了全院核酸标本的耗材准备、发放,病人信息录入、汇总登记等工作的急诊组,检验量也很大。为了让病人更快速地拿到检测结果,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信息核对并交接,经常加班加点。病原微生物组的人员每日保质保量地完成全院呼吸道标本的细菌、真菌培养以及对急诊检验科和发热门诊检验科的疑似新冠的标本的高压灭菌工作,保证感染性废弃物的灭菌质量,为战胜新冠贡献自己的力量。

“疫情仍在继续,战斗尚未收兵。没有一场胜利是可以轻松赢得,同样,没有一场战斗可以轻松压垮我们。”胡锡池主任技师有感于同事们的义无反顾,作诗一首。

《无题》

今年春来无秀色,

荆楚萧瑟人悲歌。

南山不老兰娟在,

华夏同心斩冠魔。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