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版 | English

新闻中心
打造名科、名医、后备医学人才新高地——无锡二院开展“2015—2016年度名科擂台赛暨名医、后备人才评议会”
发布日期:2016-01-19 浏览次数:6853
  1月7日下午,新年伊始,无锡二院的第一个会议就是“2015—2016年度名科擂台赛暨名医、后备人才评议会”,来自全院的12位省市重点专科主任历经自荐、考核等层层选拔,最终进行现场打擂台PK角逐。作为开年的第一个重头戏,这场擂台赛也标志着二院打响了打造名科、名医、后备医学人才新高地的“攻坚战”。
  为了确保评选结果的科学、公正、客观,医院方组建了由医院领导、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七大部部长、党(总)支部书记等19人组成的评议团。此次参与名科擂台赛角逐的12个科室是前期按照科室必备技术项目、危重病人比例、四级手术率、平均住院天数、科研获奖、病人满意度等20多项指标综合考核打分择优选出。擂台赛现场,12位科主任围绕技术、科研、管理等三个方面进行展示,评审团主要是结合科室2015年度工作业绩、技术水平、科技创新、管理水平等进行全面考量打分。
  专科是医院的基石,临床专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核心。在国家进一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以及无锡地方推进现代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背景下,无锡二院将未来发展的目光瞄准了名医、名科、后备医学人才的建设。2015年年末,院长办公会就制定了遴选名医、名科、后备医学人才打擂台的方案,医务处、科教科、人事科分别制定严格的评分标准,采取自评、自荐、组织审核的形式,选出最有实力的名医、名科进行同台竞赛。
  医疗技术高、科研能力强、质量指标佳等是此次名医、名科、后备医学人才打擂台的一大亮点。最终经过评审团客观、公正的打分,评选出名科擂台赛一等奖:心内科、消化内科;二等奖:眼科、神经外科、检验科、肿瘤科;三等奖:耳鼻喉科、普外科、皮肤科、泌尿外科、影像科、骨科。名医擂台赛一等奖:武志峰、夏加增、冯宁翰、龚镭、朱国兴;二等奖:肖大江、孙松、曹佳宁、杨莉佳、徐欣、姜东辉;三等奖:赵弘卿、金慧涵、金士毛、徐南飞、任天丽、赵帆、蔺玉昌、汲克强、缪建华。后备人才评议中一、二等奖暂空缺,三等奖:王小云、韩志君,优秀奖11人以及鼓励奖21人。医院对获奖人员给予重奖,全力扶持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有效激发全院干部职工的科研创新动力。
  近几年来,医院始终把加强学科建设、加大技术创新、重视人才培养作为医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每年第一个会议都是学科建设和人才会议,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能力,构筑卫生人才高地,在一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方面取得新突破。在2015年新一轮省级临床专科评审中,骨科、泌尿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4个专科与肿瘤科一道顺利通过书面评审和现场评审。目前,医院拥有江苏省重点专科11个,市级重点专科10个,居于全市各家医院前列。
  专科建设的发展推动了医院技术创新的步伐,仅2015年,医院在科研获奖方面获中国医院协会科技创新奖三等奖1项,为第三次捧杯;获省卫计委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9项,获奖数量位居全省市级医院第一;荣获无锡市腾飞奖1项,为全市卫生系统唯一获奖单位;获江苏医学科技奖管理奖1项(全省管理类仅此一项);获无锡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无锡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获得国自然2项,省自然4项,省卫计委科研立项2项,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1项,省333工程2项,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2项。全院共申报了实用新型专利近200项,其中2项发明专利,171项实用新型专利,均走在了全市卫生系统的前列。(党办)
关闭
打印